
但我妈表示这个没问题,即便是刚吃的时候她腿上出现了持续一星期的红斑。
年前记得《得到》里有一期“让爸妈远离谣言”,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学以致用了……本来想放松的周末,就跟它死磕一次。
产品不是说是“道家秘方食品”,是“国家专利食疗产品”,“获准国家食品许可证”并“委托具有QS资格的厂家生产”吗?搜看看吧。
上网搜“一吃黑”,“德世久”,都是一篇篇的赞美软文,即便有个别几个怀疑的声音,也仅仅是怀疑而已,比没有提出什么证据,马上就被水军淹没了。 这个产品居然能够做到看起来全网赞誉毫无差评…… 搜索到销售这种产品的公司是“北京德世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”,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(http://www.gsxt.gov.cn/corp-query-homepage.html) 显示,这个公司是2016年5月初成立的,看不出啥问题。还有个官网http://www.deshijiu.com,点进去,除了感觉简陋外,发现企业网站没有备案,这其实也没什么,不过从其各栏目的排版,字体,内容上看(“新闻动态”里全是宣传软文,“公司荣誉”获得的称号五花八门,发放单位千奇百怪,关键是获得荣誉时间点相当集中……),感觉就是一个对审美没啥要求,急于包装推广自己的公司的简陋宣传页而已,再继续找。


网上很多介绍的网页也展示了这个公司的营业执照,食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宣传的专利页照片(公司主页上恰恰没有这些东西),咋看之下似乎也没什么问题。不过……等等,这个照片上面写的好像是“专利受理申请通知书”。
虽然在学校写的专利不多,但对专利的申请流程还是有粗略了解的。一个发明专利写完提交上去,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公开吧(这时会得到一个申请公布号),公开后进入审理阶段,没有问题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授权吧(这时会得到授权公告号)。
所以“专利受理通知书”是什么鬼?这只是说明专利局受理了你的专利,还没有开始正式审查呀。不过从照片看,企业已经迫不及待的用木框把这个受理书裱起来了。
受理≠授权,这是一个这个宣传材料迷惑人的地方,让人误以为他的专利已经具有法律效力。很多保健品、传销组织惯用偷梁换柱手法!

不过既然有申请号,那就搜索下专利吧(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http://www.sipo.gov.cn),一搜还真有,“一种白发变黑发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”。不过这个专利的状态是“公开”,正在进行实质审查,现在可以确定这个专利还没有授权。


看看这专利的内容。从摘要来看,似乎更像是一种食品的制作方法,不过里面“无任何副作用”的描述,似乎和之前的二十多条的“好转反应”矛盾了吧。
继续看权利要求书,没错,里面要求的是制备“一种白发变黑发”这种“保健品”的详细方法。单从内容上看,似乎没啥问题,做食品嘛,总有个配方,工序123。但是要注意到,整个专利中“一种白发变黑发的保健品”从头到尾是申请人自己说的,但并没有证明这种“保健品”是如何能够使白发变黑发的,更没有提出检测方法和科学依据。
下面的说明书部分,除了继续出现“无任何副作用”的描述外,把每一个配方(侧柏叶,黑米,黑芝麻等)的所谓功效做了说明,而所谓的实验例(号称治愈率75%,总有效率为100%),真的说明不了什么。我不想过多的去纠缠这些东西一起吃是否真的有白发变黑发的效果,毕竟这又涉及到中西医的争论中去了,但我确实没有看到任何数据和科学证明,连能够作为证明依据的引用文章都没有看到。

综上,从这个正在“公开”的专利中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三点: 1.这个专利还没有授权,还没有到一个授权专利所拥有的法律效力。 2.这个专利更偏重于保护的是一种“保健品”的制备步骤方法。 3.这个专利里没有提出“保健品”能够是白发变黑发的检测方法和科学依据。宣传的“国家专利食疗产品”,看起来并不怎么站的住脚。
除了专利申请号,网上宣传材料还说是产品“获准国家食品许可证(SC10641010800182)”并“委托具有QS资格的厂家生产(QS130807010403)”,再搜搜这些。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(http://www.sda.gov.cn/WS01/CL0001) ,SC10641010800182是一家河南的食品生产公司,主营糖果和固体饮料,看起来没啥问题。

不过“委托具有QS资格的厂家生产(QS130807010403)”,却根本搜索不到啊……

另外网传的这个产品是直销产品,但我去国家商务部网站查过,公司根本不在直销牌照企业名录内……
我没有再去搜索深究这个“一吃黑”产品到底真的能不能使白发变黑发,是不是真的会有这么多的不必担心的“好转反应”,亦或者像正在审理的专利里写的那样“无任何副作用”。平时看到这种夸张的产品广告我都是一笑了之,抬手就关了广告页面,但这次我却不能这么做。当那些自己看都看不上,极度荒诞低级的广告产品开始侵蚀自己的家人,影响到家人健康的时候,相信没有人会还把这当作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对待。